• 财讯网
  • 主页 > 财经 > 正文

    今年我区粮食供应量有望达到9万吨——“沪上粮仓”交出丰收答卷

    2020-09-22 11:23:14  |  来源:  |  编辑:  |  

    隆隆的收割机一路向前,丰收的喜悦洒满茸城大地。

    伴随着松江区第三届农民丰收节的举办,全区早熟国庆稻秋收已完成六成,头茬5400余亩秋粮颗粒归仓。今年我区共种植水稻15万亩,粮食供应量有望达到9万吨。

    经历了疫情考验,度过了超长梅雨期,特殊而难忘的庚子之年,被誉为“沪上粮仓”的松江将再次交出一份量质提升的丰收答卷,也为全区农人们带来连年增收的希望。

    中晚熟稻丰收在望

    在经历上一周的阴雨天后,随着这几日天气转晴,松江粮食早熟品种“松早香1号”进入收割的集中“会战”期。“进度与往年持平,计划月底全部完成。”区农业农村委种植办主任俞春云介绍。

    对于农业生产来说,今年经历了不同一般的风险和挑战。春耕春管时期,迈过了新冠疫情这一道坎,接下来又遭遇了超长时间的梅雨季“。所幸扬花抽穗期持续的高温天挽回了局面,今年早熟品种亩产量还是达到了500公斤左右。”作为今年头一茬粮食,早熟稻的丰收让小昆山镇的家庭农场主范冬英颇为感慨。

    早熟品种的丰收拉开了全区秋粮丰收的序幕。据了解,今年松江的早熟品种种植面积在9200余亩,中晚熟品种种植面积14万亩,是秋粮丰收的重头。相比早熟品种的“一帆风顺”,中晚熟水稻的生产也是农人们关心的重点。

    在粮食主产地区叶榭镇,这里的“虫口夺粮战”开展正酣。加上副站长盛姬在内,叶榭镇农技站的4名农技人员每天在全镇3.5万余亩粮田轮番“踩点”,全覆盖查看虫情。“因为松江统一供种、统一施肥、用药等前期工作有力,整体虫害情况平稳可控。”但盛姬等一线农技人员没有放松警惕,每日的虫情监测也使农技人员能第一时间开出“田管处方”。

    现在是中晚熟品种生产的关键期,也是病虫害防治的关键期。为了打好“虫口夺粮”战,作为松江农资第一店的“浦江农资”正在有条不紊地保障稻田防治农资的供应。田头统计上报防治面积,根据面积统一订购,再统一配送和统一时间点防治,农资供应不断链,保障了这场丰收保卫战弹精粮足。

    结构调优方式调绿

    2020年松江粮食生产保持了量的丰收。区农业农村委副主任顾晓峰介绍,今年松江水稻种植面积保持在15万亩,按照目前的产量估算,今年总体的粮食供应量有望达到9万吨,为市场保供应打下基础。

    产量丰收的同时,更大的亮点在于品质的提升。顾晓峰介绍,为了顺应市场的多元化需求,以及推动农民从“卖稻谷”到“卖大米”的转变,更好地实现农民增收,今年松江的优质品种稻米——早熟“松早香1号”,以及去年获得国字号金奖的中晚熟“松香粳1018”的种植面积,从去年的4.7万亩增加到5.4万亩,增幅达15%。从2009年的500亩优质水稻到现在5万余亩,松江水稻种植结构持续调优。据了解,到“十四五”末,松江优质稻米目标是达到8万亩,预计生产优质大米3.12万吨。 (下转第五版)(上接第一版)市场需要更优质、更绿色的大米。为此,松江大米在调优同时,也整体“调绿”。顾晓峰介绍,目前松江区已通过绿色认证的水稻面积为14万亩,占水稻总面积的93%,认证比例居全市第一。

    联合体促农民持续增收

    从丰产到增收,需要从初级农产品生产的格局中跳脱出来,参与到销售等后续的产业链条之中。

    顾晓峰介绍,松江区从3月底就制定了《关于促进松江区优质稻米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意见》。《意见》明确了良种繁育、绿色种植、基础设施建设、加工工艺、品牌培育等7个方面重点发展任务。

    作为产业链中重要一环,通过组建“产业联合体”的方式,创新营销组织方式,实现规模带动、抱团发展,促进农民持续增收。截至目前,全区已认定松林、家绿、汇峰等8个优质稻米产业化联合体,营销面积2.6万亩,占优质稻种植近五成,带动辐射家庭农场213户。

    产业链的打造,联合体的运营,需要政府“扶上马送一程”。为此,松江区在完善资金扶持的基础上,加大了基础设施的改造力度,提升产业发展的基础。据了解,目前全区已建成4个具有食品加工许可证的大米加工基地,年加工能力1万吨;已建成5000吨低温储存仓库,保障稻谷低温储存,常年供应新鲜大米。

    近日,年加工2500吨能力的叶榭优质稻米加工中心已启用,小昆山加工中心已结构封顶,季节性加工能力不足的问题将逐步得到缓解。顾晓峰介绍,下一步计划在新浜镇和佘山镇布局规划集大米加工、稻谷储藏和冷链为一体的稻米加工中心,有效弥合基础设施南北差异,实现区域资源合理配置。

    关键词:

    上一篇:下周搬“新家”服务不“停歇” 泗泾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即将搬迁    下一篇:睦邻益焙工坊|不一样的月饼,一样的中秋情怀